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

胃潰瘍中藥方....潰瘍散、烏貝散、半夏瀉心湯、安中散

 


 

 
 現代人罹患消化道潰瘍的比例相當高,中醫臨床醫學認為消化道潰瘍就是胃酸腐蝕的結果,如能有效中和胃酸或抑制胃液分泌,胃酸減少了,潰瘍也會跟著好起來。
  中醫複方「潰瘍散」係清代名醫章虛谷的處方,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消化道潰瘍及疼痛上的緩解,是中醫治療胃脘痛的重要方劑。
 此藥具有制酸、止血、止痛、癒合潰瘍面的作用,且副作用少、復發率低,在停藥後追蹤上,很少人再發,飲食也可以和一般人一樣。
  潰瘍散是由黃耆、黨參、白芍、甘草、三七、川楝子、元胡、瓦楞子、象貝母、白芨、珍珠及穿破石等十二種中藥組成,
該方用黃耆、黨參益氣健脾;
配合白芍、甘草、元胡解痙緩痛;
瓦楞子、象貝母制酸和胃;
三七、穿破石活血止血;白芨、珍珠、護膜生肌,
是一帖養胃止痛、生肌醫瘍的有效驗方。

  另外,現代藥理研究發現,調和腸胃的中藥除有改善局部微循環、增加黏膜的防禦性外,還能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、抑制組織胺所引起的胃酸分泌,在潰瘍面能形成保護膜,並可增強血液黏度、促使局部凝固,使潰瘍面早期癒合康復。
  但根據辯證,臨床運用時仍可增減藥味,
如食少脹滿者加厚朴、砂仁、內金;
噁心嘔吐者加茯苓、生薑、半夏;
大便溏泄者加白朮;
大便色黑者加地榆炭;
大便乾燥者加大黃;
泛酸甚者加海螵蛸、牡蠣。

  中、日兩國中醫界最近研究發現,不論抑制胃潰瘍、潰瘍性大腸炎或治療十二指腸潰瘍,潰瘍散、舒肝和胃散、建理湯或烏茜遠血湯等常用中藥方劑,都可發揮一定的療效,而且比起西藥毫不遜色。
  值得注意的是,潰瘍面的癒合並非短期所能奏效,患者必須連續服用二個月以上,不應半途而廢。
服藥期間須注意保持情緒舒暢,避免急躁煩惱、禁菸酒、忌食生冷、油煎、辛辣食物,宜攝取低脂肪及容易消化之食品。

胃病良方--—烏貝散 
 三九健康網  2002-07-23 09:32     
烏貝散,乃民間驗方,因療效卓著,曾被《實用中藥學》收載。書中說,此方治胃酸過多,胃、十二指腸潰瘍,效果可靠。筆者用此方來治療上述病癥多例,效果較好,現介紹如下:  
此方由烏賊骨270克、浙貝母45克組成。先將上藥烘乾,分別研細為末,和勻,放入密閉瓶中備用。用時每服6克,日服3次,溫開水空腹送下,以愈為度。
  凡確診為胃酸過多,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而見噯氣反酸,胃脘發熱,飲食後1-2小時發生胃脘疼痛,進食後其痛可自然緩解,或伴嘔血,或伴大便出血,或伴脘脹食少等,皆為此方之適應證。
方中烏賊骨味甘澀咸性微溫,入肝胃經,具有收斂制酸,止痛止血,保護胃腸黏膜,並使之早日修復之作用;
浙貝母味苦性涼,歸肺胃經,具有清熱散結、軟堅化痰之功效。
因此,兩藥合之,能治療胃酸過多和胃、十二指腸潰瘍。
臨床上,使用烏貝散,應靈活用之,筆者使用此方的規律是:
胃、十二指腸潰瘍伴少量出血者,此方宜加倍服之;
出血量較多者,加白及粉6克服之;
痛劇者,加元胡末3克服之;
嘔血者,用竹茹、黃連各9克,煎湯送服烏貝散;
胃中寒冷而痛,喜按喜溫者,用香砂理中湯送服烏貝散;
伴腹脹食少者,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送服烏貝散。


烏貝散
 

【處方】海螵蛸(去殼)850g 漸貝母150g 陳皮油1.5g
【性狀】為黃白色的粉末;氣微香,味咸、微苦。
【炮制】以上三味,海螵蛸、浙貝母粉碎成細粉,加入陳皮油,混勻,過篩,即得。
【功能主治】制酸止痛,收斂止血。用于胃痛泛酸,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。
用法用量】飯前口服,一次3g,一日3次;十二指腸潰瘍者可加倍服用。

 

消化性潰瘍論治
    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統稱為消化性潰瘍,以肚臍為中心橫劃一地平線,此線上方稱為上腹部。再畫一垂直線通過肚臍,則上下左右由此分別。
    上腹疼痛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症狀之一,大多反覆發作,病史以年計。寒涼的秋冬是最容易發病的季節,患者常抱怨有飢餓樣不適,飢餓時即隱隱作痛。
若於夜間痛者,表示夜間胃酸分泌增多,或潰瘍趨於嚴重。
胃潰瘍常于中上腹或上腹偏左有壓痛。
十二指腸潰瘍,則在上腹偏右有壓痛。
消化性潰瘍患者伴有幽門梗阻則常有飽脹、噁心、嘔吐、噯氣、反酸等症,進食後尤甚。
    消化性潰瘍禁忌    避免過度疲勞。進餐是一種享受,不要急急忙忙如趕路一般,請減緩飲食速度。
禁菸酒、濃茶、咖啡、辛辣、油煎、腐乳。攝取足量的維生素C。
情緒緊張也是消化性潰瘍的大敵,所以保持心情愉快舒暢是非常值得注意。
    消化性潰瘍治方一  烏貝散
    據增補本草備要記載,海螵蛸(一名烏賊骨,宣通血脈) 鹹走血,溫和血,入肝、腎血分。能通血脈,祛寒溼。治血枯血瘕,血崩血閉,腹痛環臍。現代用以制酸、止血、止痛、收斂,效果良好。
組成:85%烏賊骨、15%象貝母,共研細末,每服一錢(3.75公克),日三服。
    消化性潰瘍治方二  烏賊甘草湯
制酸並促進潰瘍癒合。
組成:65%烏賊骨、35%甘草。肝胃不和,加白芍川楝子。胃中虛寒,加香附、高良薑,研粉服。
    推拿
    推按胃俞、脾俞約二、三分鐘有止痛效果。
    針灸
    取足三里、內關、中脘。隱隱作痛,加陰陵泉。空腹痛,加
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:安中散
【處方】玄胡索(去皮)、良姜(炒)、干姜(炮)、茴香(炒)、肉桂,各五兩。牡蠣(煅)四兩,甘草(炒)十兩。
【炮制】上為細末。
【功能主治】治遠年日近脾疼翻胃,口吐酸水,寒邪之氣留滯于內,停積不消,胸膈脹滿,攻刺腹脅,惡心嘔逆,面黃肌瘦,四肢倦怠。
又治婦人血氣刺痛,小腹連腰攻注重痛,并能治之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二錢,熱酒調下,婦人淡醋湯調服。
如不飲酒者,用鹽湯點下。并不拘時。
【摘錄】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
 
《傷寒論》:半夏瀉心湯
【處方】半夏12克(洗)黃芩 干姜 人參 甘草(炙)各9克 黃連3克 大棗12枚(擘)
【功能主治】和胃降逆,散結消痞。主寒熱中阻,胃氣不和,心下痞滿不痛,或干嘔,或嘔吐,腸鳴下利,舌苔薄黃而膩,脈弦數者。
【用法用量】上七味,以水1升,煮取600毫升,去滓,再煎取300毫升,分二次溫服。
【備注】方中半夏和胃降逆,消痞散結為君;干姜溫中散寒,黃芩、黃連清泄里熱為臣;人參、炙甘草、大棗益氣健脾,和中補虛為佐。凡因寒熱互結于心下,胃氣不和,見證如上所述者,均可用之。

  中藥烏貝散由烏賊骨、浙貝二味中藥所組成。烏賊骨含碳酸鈣、磷酸鈣、膠質,呈鹹性,有中和胃酸、減低胃液酸度及收斂作用。僅供參考.需經中醫師指示而服用*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