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

臺灣常見十大危險食品 腎臟科醫師的保命錦囊

 


《食在安心!》‧新自然主義出版
以下這些食品不僅風險高,而且無法從外觀分辨優劣,加上很難找到安心品,建議大家還是少碰為妙,以免誤食毒素而不自知。
一、花生粉
危險因子:黃麴毒素
黃麴毒素也稱黃麴黴素,常由黃麴霉及另外幾種黴菌在霉變的穀物(或花生)中產生,是一種很強的肝臟致癌物,其肝臟致癌性僅次於B型肝炎。而且黃麴毒素完全沒有安全值,也就是不管濃度多低,對人體都會有傷害。
市售花生粉經常含有黃麴毒素,不及格比例高達八成,而且從花生粉(包含其他花生加工品)的外觀與味道,根本無法判斷是否已經發霉(花生外觀有黑點就表示已有發霉現象,可能已含黃麴毒素),同理類推,花生醬、花生糖的加工製品也一樣危險。總之,除非是自己打的花生粉,或是可看見原形、現打的花生粉,否則最好不要吃。
二、豆菜類
危險因子:農藥
豆菜類是所有蔬菜中最危險的,因為其屬於連續性採收,一不小心容易導致農藥超標,所以除了長毛的毛豆外,其餘豆菜的農藥檢測不及格率,每年都高達八成,高居近三年來前十大農藥殘留不合格蔬果第一、二名。且農藥殘留種類多,平均大約都有五至八種,可以說是最危險的菜,能不吃就不吃。
三、鯊魚、旗魚、大鮪魚等大型魚類
危險因子:汞(甲基汞)
微生物能將浮在水面的汞轉換成甲基汞,進入海洋食物鏈後,又因為生物蓄積效應,在覓食者體中以十的三次方比例累積並不斷循環,因此在海洋食物鏈頂端的鯊魚、旗魚、大鮪魚中含量最高。
甲基汞是一種嚴重的神經毒,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,造成大腦損傷,且在人體的半衰期達四十五年之久,也就是說人體很難正常代謝出來。儘管許多醫師經常在媒體宣導不要吃鯊魚、旗魚、大鮪魚等大型魚類,但奇怪的是,這三種魚依然是國人最常吃的魚,銷售量長年居高不下,所以我認為有需要再次提醒。
此外,過去提到鮪魚含汞問題時,總有人會問我:「江醫師,那我常吃鮪魚罐頭,不就糟了?」這反而不用太緊張,因為汞污染嚴重的鮪魚,是指海洋食物鏈頂端的大鮪魚,但鮪魚罐頭大多使用價格便宜的小鮪魚,相對比較安全。不過鮪魚罐頭裏的油並不是魚油,而是沙拉油,吃多了對健康仍然有害,一樣不建議常吃。
四、珍珠奶茶
危險因子:糖、毒澱粉(順丁烯二酸、苯鉀酸、防腐劑)
觀光客來臺必吃的珍珠奶茶,其實也是危險食物。首先是珍珠奶茶中的主角珍珠,在過去是由地瓜粉或木薯粉製作,為了使口感更Q彈、產品更經久耐放,目前市面上的珍珠普遍都會「加料」,像是苯鉀酸、己二烯酸、防腐劑,以及不久前才被踢爆的化製澱粉「順丁烯二酸」,也因此無論是早年的塑化劑風暴還是近期的毒澱粉事件,珍珠奶茶都難逃上榜命運。
珍珠奶茶所加的奶也不是真正的奶,而是由香精、澱粉製作的奶精,除了含高量的反式脂肪外,裏頭的糖分含量更驚人。東方人向來比西方人更容易罹患糖尿病,糖尿病不僅年年穩居臺灣十大死因,更是誘發洗腎的前三大因素,而一杯珍珠奶茶就含有十七顆方糖,而抽乾一個成人的血也只能提煉出一顆方糖,對人體的傷害實在不容小覷。另外,還要注意茶葉農藥殘留過多與冰塊含菌問題。也就是說,珍珠奶茶裏頭的東西,每一樣風險都不低。
五、魩仔魚
危險因子:漂白劑、過量的鹽
為了滿足消費者喜好,臺灣的魩仔魚大多會以漂白劑漂白,同時為了增加重量,還會加入大量的鹽,導致過鹹、含鈉過重,造成身體極大負擔。尤其是孩童,只要一餐吃魩仔魚,鈉的攝取就已超過一天劑量,除了會養成小孩子口味偏鹹、無鹽不歡的飲食習性,更會對健康造成終身的影響。
除了這兩個問題之外,先前魚鋪子尋找魩仔魚時,甚至還曾檢驗出有過量重金屬。基於魩仔魚的普及性、不及格率過高,以及這些劣質品對孩童的影響,因此我也將它列入十大危險食品。
六、生菜沙拉
危險因子:農藥、寄生蟲
要知道,現代人常吃的生菜沙拉其實也是高危險食材。因為臺灣蔬菜含農藥的比例很高,有些農藥可以透過加熱破壞、揮發,因此透過烹煮,可降低不少農藥比例,但倘若生吃,自然就會將這些農藥統統吃下肚。
改吃有機蔬菜會好點嗎?其實還是有風險。有機蔬菜確實有農藥殘留較少的優點,但相對寄生蟲問題可能更嚴重,所以風險一樣不小。此外,沙拉醬也是一大問題,沙拉醬是以生蛋黃加沙拉油加鹽調製,若擺設在常溫櫃中很容易滋生細菌(例如大腸桿菌)。我如果到西餐廳用餐,都會特別告知餐廳「不吃生食」,請餐廳將沙拉中的菜燙熟,就是因為吃生菜的風險過高,不碰為妙。
七、豬腎臟
危險因子:瘦肉精、腎臟病變
臺灣的豬經常餵食餿水,加上所吃的黃豆、飼料也常有發霉情形,因此大多有腎臟病變問題。根據統計,臺灣七成的豬在宰殺後,經檢驗發現存有慢性腎臟病。此外,瘦肉精和脂肪毒素,也大多殘留在腎臟,因此除非能以檢驗確保豬沒有用藥物、沒餵過餿水,否則最好還是不要吃。
八、鳳梨蝦球
危險因子:硼砂
鳳梨蝦球中蝦子又大又脆,常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,但這種「爽脆」的口感可能不是天然的,因為大多數餐廳的蝦球,幾乎都浸泡了違法食品添加物─硼砂。
硼砂可增加食物韌性、脆度,並改善食物保水性及保存度,因此曾被廣泛用於加工食品,像魚丸、年糕、油條、鹼粽……等。不過後來發現硼砂進入人體後,經胃酸作用會變成硼酸,長期食用會在人體內積存,繼而破壞中樞神經與消化系統,再加上過量將會危害生命(成人約二十公克、小孩約為五公克),因此已禁止使用。只是,和一氧化碳發色處理一樣,雖然政府規定禁止使用,但只要不被抓到就沒問題,所以想避免硼砂入口,我們還是得自力救濟,向不正常的「好口感」說不。
九、小章魚
危險因子:浸泡藥水
臺灣辦桌常見的小章魚,捲捲的觸手看起來就像開花一樣,相當可愛,但它也是危險食品。因為小章魚的觸手,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因為烹煮而捲起,想讓觸手看起來像開花一樣,就一定要浸泡藥物,這已經是臺灣水產界的惡習,我至今還沒找到沒泡過藥水的小章魚。
十、咖啡粉
危險因子:赭麴毒素
愛喝咖啡的人可能不知道,許多咖啡粉都是用發霉的咖啡豆製成的,因為不論是國內外品牌,都是以追求高KPI(關鍵績效指標)為營運導向,因此追求成本低、利潤高是必然的經營模式。雖然喝咖啡可以保護肝臟,但若吃到有問題的咖啡粉反而適得其反,因為發霉的咖啡豆含有赭麴毒素,不僅具有腎臟毒性,也有致癌危險。因此建議大家如果要喝咖啡,還是自己買咖啡豆回來研磨,才能真正確保咖啡豆的安全與品質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